近日,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全面展示了公司在科技创新、绿色生产、员工关怀以及社会公益等众多领域的实践成果。这份报告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更是新华制药作为医药行业领军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诠释与坚定践行,彰显了红色药企高度的责任担当。
01
严治合规,筑牢企业发展根基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新华制药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协同运作,形成了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确保每一项决策都兼具科学性与公正性。
在诚信合规方面,新华制药更是不遗余力。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引入第三方审计和定期自我评价,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确保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2024年,公司开展了6项审计工作,涵盖多个关键领域。针对审计过程中提出的32条建议,公司高度重视,全部予以采纳,并迅速落实整改措施,有效提升了运营质量。
在税务管理上,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规,2024年,公司纳税总额达2.48亿元,为国家财政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反贪腐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员工廉洁教育,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商业生态。
02
聚焦创新,驱动健康使命前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华制药视研发创新为企业的生命线。公司围绕消化系统类、疼痛控制类等12个重点领域,持续加大研发资源供给,全年研发投入达3.96亿元,实施全生命周期激励,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携手,建立了多个联合研发中心。
2024年取得新产品批件36个,其中制剂新产品批件22个、原料药新产品批件5个、一致性评价批件9个,取得国际注册文号20个,兽药生产批件23个,获得授权专利57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另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制备平台的研究”项目,被列入2024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项目。这些成果不仅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新华制药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步伐,一批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制造系统相继投入运行,设备运行管理、动力供应和能源供应等系统均实现了远程智能化控制,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公司的现代医药国际合作中心被评为山东省数字化车间,并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高端原料药智能工厂”获山东省“2024 年省级智能工厂”荣誉、“高端制剂智能工厂”在省属企业数字场景应用比赛中获典型应用案例奖。
03
守护生态,践行绿色发展承诺
新华制药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秉持“点源治理,科技治污”的环保理念,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减排工程等环保工作。2024年,环保总投入达1.34亿元,主要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升级。2024年较2020年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幅为20.51%,工业增加值水耗累计降幅为16.38%。
新华制药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公司成立了双碳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碳排放达峰目标和路线图。同时,公司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力度,利用厂房楼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自发自用光伏电力达181.53万千瓦时,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04
携手员工,共建人文职场
05
奉献社会,展现企业担当风采
“大情怀”肩负“大担当”。新华制药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行业共荣。
在公益慈善领域,公司开展了多项富有成效的活动。“金秋助学”活动已连续举办14年,累计发放助学资金71.5万元,资助226名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学业梦想。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员工们利用业余时间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传递温暖与关爱。在无偿献血活动中,多名职工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有的职工献血已达50000多毫升,新华制药多次荣获省、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心与担当。近年来,勇救三名落水市民的陈建军、捡到70000元拾金不昧的翟海波、照顾瘫痪老人二十余年的于宝全......新华制药员工多次出现在省、市道德模范光荣榜上。“新华好人造新华好药”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自1943年于胶东抗日根据地诞生以来,新华制药始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及中枢神经类等药物生产企业。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展望未来,新华制药将继续秉持“保护健康,造福社会”的使命,以建设医药中间体、原料药、高端制剂三个世界级基地为目标,向着“高科技的新华、国际化的新华、充满人文精神的新华”的愿景不断迈进,书写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