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新华概况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绿色制造
企业文化
投资者关系
加入新华
联系我们

安全生产

运行公告

信息公开

药品不良

反应收集

线上商城

企业邮箱

新 闻 中 心

N E W S   C E N T E R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视频展示
招标采购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媒体报道   |   MEDIA COVERAGE

【淄博日报】新华制药:人才战略激活转型动力
日期:2016-02-02

        产业的高度取决于科技的高度,而科技的背后则是人才。多年来,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公司通过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抓好科技、经营管理、营销和高技能为主的四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激活企业发展动力的效果得以充分体现,为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平添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徐雪梅   魏长生   扈艳华
  1月12日,在省政府公布的全省首批175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名单中,新华制药有三名科研人员入选,是全省入选人数最多的一家企业。其中,郑忠辉、李兴泰被授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朱连博被授予产业技能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体现了新华制药多年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完善开发机制,构筑人才高地
     作为一个已历经73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怎样才能在新常态下加快企业转型发展,新华制药把宝压在人才这个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上。通过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激活人才创新活力,倾力打造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
        近年来,公司先后出台和完善《科技进步奖管理办法》、《科研阶段成果奖管理办法》和《新产品投产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奖励机制,涵盖了从新产品研发、投产到上市以及老产品工艺改进的全过程。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岗位,建成重大抗肿瘤药物创新等六大技术创新平台,为人才施展才能营造良好硬件和软件环境。
       紧跟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公司制定出台一系列人才吸引和奖励政策。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改变过去人才引进单一的校园模式,大力引进成熟人才,并对人才给于优厚待遇,博士、硕士可分别享受25万元和3—5万元的安家补助。制定科研成果进行业绩考核奖励政策,对取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计等创新成果的,给予10—60万元不等的奖励。
       随着人才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新华制药拥有授权专利188项,其中发明专利92项,有两个专利项目获得了山东省专利金奖, 是三星级“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最高级)。先后取得国家新药证书68个、新产品文号113个,研制成功了国家一类新药乙氧苯柳胺及软膏、三苯双脒及肠溶片,国家二类新药马蔺子素、格列美脲、雷贝拉唑钠等新产品。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联合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三苯双脒,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治疗肠道寄生虫病中钩虫病的首选药物,并取得了化学结构、合成工艺及制剂处方等三项国际发明专利,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没有国际原创新药的空白。
        新华制药董事长张代铭表示:人才在科技、管理等工作中取得了创新成果,创造了社会财富,实现了经济效益,人才的管理者、使用者就要给予与其贡献相称的物质待遇、精神激励和社会地位,以充分体现人才应有的价值。这一理念,体现了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开发的内在规律,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体现了科学的人才观。

           面向全球视野,整合为我所用
  2012年,新华制药“院士工作站”暨“泰山学者研究岗位”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邵荣光教授为团队核心,为企业在高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提供强有力支撑。院士工作站及泰山学者的落户,也极大地带动了新华制药创新层次、丰富了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已联合培养了三名博士后,研发合作从已有的产学研模式向创新药物研究平台的建设领域延伸。
       面向全球视野,引进企业需要的高端人才,德国籍的高层次技术专家Dittmar Nerger(中文名:李迪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高分子化学及生物制药领域主持了十多项重大技术项目的研发,获得了十多项专利,并有6个产品投入商业化生产。这位世界顶端制药企业——德国拜耳的专家被新华制药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环境所吸引,受聘担任新华制药国际首席科学家,带领研发团队开展的新技术研究课题列入2014年、2015年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李迪明获省政府颁发的“齐鲁友谊奖”。
  “能整合多少人才便拥有多少人才”。新华制药建立起核心和骨干人才库,把企业的科研机构建进高校院所,与山东大学、淄博高新区联合成立生物医药研究院,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组建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在美国、欧洲设立分公司,把技术合作深入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位深入到新华制药调研的人才专家说:“在科技创新中,新华制药事实上使用和调动着众多的高精尖人才,他们有的即使编制不在新华,却是新华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更催生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真才实学者。这次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的朱连博,就是新华制药一手培养起来的专家。只有中专学历的他,1980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生产、科研一线岗位,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企业的精心培养下,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新药研发领域的能手,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其中授权12项,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和国家技能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新华,有多大才能就给多大舞台。依靠“以人为本”科学人才机制,搭建起一个良好的人才平台,大量人才涌入新华,并在这里建功立业。

       目前,新华制药拥有一支由7名博士、160多名硕士、80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高科技人才队伍,他们在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随着一大批新药研发重大科技成果投入产业化生产,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正逐渐显现。
             怀惜才爱才之情,是人才就给你舞台
      “在新华制药,让每一个人都能与企业一起成长不掉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代铭说,在这样的人才理念指导下,使新华既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更为培养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新华制药采取不同形式引进企业急需人才和特殊人才“为我所用”,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大高校吸引大批优秀毕业生,充实到科研、营销、生产一线,同时还采取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建立了包含事业发展、人才成长、职业晋升、薪酬奖励、荣誉激励、情感关怀和企业文化等多路径激励机制,使各类人才都有自己的职业晋升通道,确保人才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郑忠辉是新华制药十年前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引进的博士,近年来 ,在他主持的40余项新药研发工作中,先后取得3类新药证书3个,新药生产批件5个,参加或主持国家、部省和我市多项研究课题,带领的科研团队曾获得淄博市优秀创新团队。谈起取得的成绩,他深有感触地说:“是领导的信任给了我信心,是新华制药给我搭建起实现创新梦想的舞台。” 
       王兵,新华制药204车间工程师,长期扎根在生产一线,肯动脑、善钻研,取得了一批质效显著的创新成果。他主持了多项产品工艺改进,有的每吨降低成本上万元,有的年增效益200余万元。努力、付出就会收获硕果,王兵由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被评为淄博市劳动模范。市总工会为推广他的创新经验和做法,专门成立了“王兵创新工作室”。
       不拘一格,用人所长,创造平台,一大批人才和技术骨干通过工作实践的培养和锻炼,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名人”。
       新华制药除了拥有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团队和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团队,还有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全省仅有的2家企业办学培训基地之一,新华制药金蓝领培训基地已培训886人,一批批金蓝领在新华肥沃的土壤上成长,目前拥有高级技师600余人,技师800余人,高级工近千人,先后有50多人被评为省市首席技师和突出贡献技师,高级能人才比例达到了操作员工总数的50%以上。正是这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新华药品,坚守着“产品质量关系企业生命,药品质量关系人的生命”的质量价值观,使“新华”品牌驰名中国,享誉海外。
 

刊登于:《淄博日报》2016年2月1日第4版